一、培养方案
1.微专业介绍
工业工程微专业依托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能源学院工业工程专业,以培养适应创新驱动国家发展战略需要,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,以协同创新与引领未来新工科建设为驱动,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协调发展,面向工业4.0,以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理论、良好的计算机能力,掌握宽广的工程、经济管理、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,掌握现代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理论、具备扎实工业工程基础和技术的多元化、国际化、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与技术管理人才为目标。
2.培养目标
(1)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:符合创新驱动国家发展战略需要,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,以协同创新与引领未来新工科建设为驱动,面向工业4.0,培养协同创新、引领未来的工业工程卓越工程人才与技术管理人才;
(2)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素质: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协调发展,具有国际视野、创新意识、终身学习、团队合作与沟通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及素质;
(3)掌握基础和专业知识: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理论、良好的计算机能力,掌握宽广的工程、经济管理、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,掌握现代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理论、具备扎实工业工程基础和技术;
(4)实践与表达能力:具有对复杂的管理、服务、生产、物流、交通、医疗、人因、信息、互联网、金融等系统进行分析、规划、设计、管理和运作的综合专业能力;
(5)专业领域预期成就:学生毕业5年后,能够成长为在工业与服务行业从事生产系统优化、规划设计、技术研发、科学研究、生产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多元化、国际化、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与技术管理人才。
3.课程设置
序号 |
课程名称 |
学分 |
总学时 |
学时分配 |
开课学期 |
理论学时 |
实践学时 |
1 |
工业工程原理 |
2 |
32 |
24 |
8 |
1 |
2 |
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|
2 |
32 |
24 |
8 |
1 |
3 |
应用运筹学 |
2 |
32 |
32 |
0 |
2 |
4 |
生产计划与控制 |
2 |
32 |
28 |
4 |
2 |
5 |
工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|
2 |
32 |
24 |
8 |
2 |
|
总计 |
10 |
160 |
132 |
28 |
|
二、组织方案
1. 招生人数
工业工程微专业招生人数保持在15~60人。低于15人不开课。开设课程见培养方案。
2.招收对象
工业工程微专业面向非工业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开放招生。凡我校大三本科生,已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且无未通过课程,均可申请修读该微专业。
3. 遴选办法
工业工程报名结束后,由能源与矿业学院资源科学与工程系组织专家对报名学生进行遴选,遴选方式为综合考虑学生综合测评成绩,及所学专业与工业工程微专业的关联程度。
三、其他
微专业经费管理、教学管理、证书管理等按《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(试行)》(中矿大京教字〔2025〕41号)执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