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培养方案
1.微专业介绍
资源开采微专业紧密契合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,致力于培养“厚基础、宽知识、强能力、善创新”的资源开采微专业人才。资源开采微专业力求学生能够在结业后,逐渐成长为在矿业工程领域从事资源开采的规划设计、技术研发、科学研究、生产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国际化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。
2.培养目标
资源开采微专业坚持“家国情怀、精英素养、能源特质”相融合的育人特色,培养能适应国家建设需要,符合社会经济和能源工业发展需求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,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,具有国际视野、创新意识、终身学习、团队合作与沟通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及素质,具备扎实的数学、自然科学及工程基础知识,系统的资源开采专业知识、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及专业表达能力,能在矿业工程领域从事资源开采的规划设计、技术开发、科学研究、工程施工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国际化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。
3.课程设置
序号 |
课程名称 |
学分 |
总学时 |
学时分配 |
开课学期 |
理论学时 |
实践学时 |
1 |
采矿学I-煤炭地下开采 |
2 |
32 |
30 |
2 |
1 |
2 |
采矿学II-露天与金属矿开采 |
2 |
32 |
32 |
0 |
2 |
3 |
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|
2 |
32 |
32 |
0 |
1 |
4 |
矿山岩土力学 |
2 |
32 |
32 |
0 |
2 |
5 |
矿井通风与安全 |
2 |
32 |
30 |
2 |
2 |
总计 |
10 |
160 |
156 |
4 |
|
二、组织方案
1. 招生人数
资源开采微专业招生人数保持在15~60人。低于15人不开课。开设课程见培养方案。
2.招收对象
资源开采微专业面向非采矿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开放招生。凡我校大三本科生,已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且无未通过课程,均可申请修读该微专业。
3. 遴选办法
资源开采微专业报名结束后,能源与矿业学院矿业科学与工程系拟组织专家对报名学生进行遴选,遴选方式为综合考虑学生综合测评成绩,及所学专业与资源开采专业的关联程度。
三、其他
微专业经费管理、教学管理、证书管理等按《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(试行)》(中矿大京教字〔2025〕41号)执行。